你是哪種睡眠類型 雲雀? 貓頭鷹?

2019/11/7
A- A+

睡眠技師 江永慶

地球自轉一圈是24小時,體內也有個生理時鐘,隱藏在大腦內,叫做下視丘,負責指揮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長期的不良的入睡及起床時間,使得睡眠相位改變,形成慢性睡眠障礙,近年來的發生率有提高的趨勢。

依照睡眠相位不同所出現的睡眠障礙,常見有:
睡眠相位前移疾患
習慣太早睡,太早起稱為「雲雀型」,經常發生在老年人,黃昏就開始昏昏欲睡吃完晚飯後就開始打瞌睡,晚上早早入眠,醒來發現半夜天還沒亮,造成夜間失眠,白天沒有精神。

睡眠相位延遲疾患
習慣太晚睡、太晚起稱為「貓頭鷹型」,經常發生在學生,半夜不睡覺、睡到中午才起床。造成晚上睡不好,早上又難以清醒,起床之後又昏昏沉沉,無精打采,擾亂作息。其實人體的自然生理時鐘是略微超過24 小時的,因此要是放任自己「睡到自然醒」,長期累積下來就有可能越睡越晚,加上都市化的生活作息越夜越精彩,也讓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的比例越來越高。

非24 小時睡眠清醒週期疾患
常見於盲人,因無法接受光線導致視交叉上核無法分泌褪黑激素,無法調適24小時的晝夜變化,其不斷變動的睡眠相位會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無規則型
常見於空服員和機師,因跨時區飛行的時間非常不固定,所以導致生理時鐘變得非常紊亂。

改善睡眠相位及睡眠品質方法有:
wall-murals-sun-cartoon-character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來調整生理時鐘,夜貓子學生白天可以坐在靠近窗戶的位置,曬曬太陽,雲雀型的老人家,則不妨下午多在戶外走走,沐浴陽光中。

填寫睡眠日誌與佩戴活動腕表
全天配戴腕動儀,可自動記錄每日睡眠作息,連續一至兩周,可以協助改善生活作息及睡眠品質。

多項睡眠生理檢查
透過睡眠檢測來發現在潛在問題及睡眠周期結構。

克服失眠
睡眠的行為療法,良好的生活作息,克服失眠的身心放鬆法包括腹式呼吸法、靜坐冥想以及肌肉放鬆法等。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691

 

 

喜歡這則文章嗎?立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