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你知多少事?簡說睡眠正常生理結構

2021/4/30
A- A+

 睡眠技師/石苓鈺

現代人普遍忙碌,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大多睡眠品質不佳,如果想要維持睡眠健康,擁有正常睡眠生理結構變得相對重要。目前臨床普遍使用美國睡眠醫學會發表的睡眠及其相關事件判讀手冊:規則、術語和技術規範,以滿足睡眠領域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

睡眠判讀
腦電圖(EEG):清醒緊張狀態13cps以上的β波,清醒閉眼放鬆8-12cps的α波,剛入 睡時4-7cps的θ波,熟睡狀態1-3cps的δ波(圖一)。
眼電圖(EOG):入睡後會有緩慢、非同步的眼球轉動的非快速動眼期;間歇性眼球的快速轉動的快速動眼期。
肌電圖(EMG):入睡後肌肉張力會逐漸下降,快速動眼期全身肌肉張力會降至最低。

睡眠階段
一般正常成年人睡眠階段分佈,淺睡期約占總睡眠二分之一,熟睡期約占總睡眠三分之一,做夢期約占總睡眠四分之一(圖二)。此外,年齡是影響睡眠階段分佈很重要的因素,隨著年齡增加,第一階段及第二段的淺睡眠會增加,第三階段的熟睡期減少,快速動眼期也較少;反之兒童和青少年第三階段慢波睡眠較多,睡得比較熟。

第一階段(Stage1):準備開始入睡,昏昏欲睡的感覺,腦波相對低振幅、混合頻率。
第二階段(Stage2):淺眠易醒的時期,腦波不規律,忽大忽小,出現紡錘波。
第三階段(Stage3):深層睡眠,腦波的變化大,頻率、振幅增加。
快速動眼期 (REM):做夢通常發生在此時期,腦波迅速改變,出現類似清醒的高頻率振幅。
EEGsleep stage
      
       (圖一)睡眠腦電圖譜                                                      (圖二)睡眠階段分佈圖

行為表現
入睡後會造成一些感知能力的抑制。有研究指出視覺、聽覺反應在入睡後皆會衰退;嗅覺反應則因物質而異:薄荷、吡啶這類強力三叉神經興奮劑,在睡眠第一階段時會造成刺激。除此之外,還有特定狀況,例如聽到自己的名字、母親聽到寶寶的哭聲等皆會引起反應。

除了年齡、睡眠習慣、環境溫度、輪班工作、時差、疾病、藥物、猝睡症、失眠、睡眠片斷化、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他睡眠障礙,皆會影響睡眠階段的分佈。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擁有好的睡眠品質對的活力、心情、認知功能、記憶力都有直接正面幫助,睡得好也會讓學習和工作的表現更好,若有睡眠問題絕對不能輕忽。

參考資料: Carskadon, M.A., & Dement, W.C. (2011). Monitoring and staging human sleep. In M.H. Kryger, T. Roth, & W.C. Dement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 5th edition, (pp 16-26). St. Louis: Elsevier Saunders.

 圖一:睡眠腦電圖譜

喜歡這則文章嗎?立即分享